找回密码
 点击,加入能环网
搜索
查看: 4122|回复: 17

[SCR脱硝] 各种烟气脱硝工艺的比较

[复制链接]

4

听众

161

回帖

325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325
发表于 2007-7-1 14:30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国地域大,各地情况不同,对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采用何种烟气脱硝工艺,必须因地制宜,进行技术、经济比较。在选取烟气脱硝工艺的过程中,应遵循以下原则:1NOx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满足有关环保标准2、技术成熟,运行可靠,有较多业绩,可用率达到90%以上;3、对煤种适应性强,并能够适应燃煤含氮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;4、尽可能节省建设投资;5、布置合理,占地面积较小;6、吸收剂和、水和能源消耗少,运行费用低;7、吸收剂来源可靠,质优价廉;8、副产物、废水均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或处置。主要烟气脱硝工艺比较如下表:
脱硝工艺
适应性特点
优缺点
脱硝率
投资
SCR
适合排气量大,连续排放源
二次污染小,净化效率高,技术成熟;设备投资高,关键技术难度大
80%~90
较高
SNCR
适合排气量大,连续排放源
不用催化剂,设备和运行费用少;NH3用量大,二次污染,难以保证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
30%~60
较低
液体吸收法
处理烟气量很小的情况下可取
工艺设备简单、投资少,收效显著,有些方法能够回收NOx;效率低,副产物不易处理,目前常用的方法不适于处理燃煤电厂烟气
效率低
较低
微生物法
适应范围较大
工艺设备简单、能耗及处理费用低、效率高、无二次污染;微生物环境条件难以控制,仍处于研究阶段
80

活性炭吸附法
排气量不大
同时脱硫脱硝,回收NOxSO2,运行费用低;吸收剂用量多,设备庞大,一次脱硫脱硝效率低,再生频繁
80%~90

电子束法
适应范围较大
同时脱硫脱硝,无二次污染;运行费用高,关键设备技术含量高,不易掌握
85

只有SCRSNCR法在大型燃煤电厂获得了较好的商业应用,其中SCR在全球范围内有数百台的成功应用业绩和十几年的运行经验,日本和德国95%的烟气脱硝装置采用SCR技术,由于该方法技术成熟、脱硝率高、几乎无二次污染,应是我国烟气脱硝引进及消化吸收的重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

听众

47

回帖

5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5
发表于 2007-9-1 09:30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还有一种方法SNCR+SCR
投资介于SNCR+SCR,脱硝效率跟SCR差不多……
控制了SNCR的NH3逃逸,减少了SCR的催化剂体积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3

回帖

2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2
发表于 2008-3-7 11:20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内容挺好,就是太少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6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8-4-24 15:09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还没有接触过脱硝的工程,学习下,多谢楼主提供,虽然只有一点介绍不同工艺的特点,但我很有兴趣继续了解更多,会找更多资料来学习的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7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8-5-9 17:07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的:047 :047 :047 :047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7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8-8-1 04:4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归纳的很全面,只是过于简单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65

回帖

4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4
发表于 2008-8-1 08:19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简陋简陋啊:036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22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08-10-26 10:32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太概括了,等于没说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3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8-11-5 20:01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氮氧化物的大气污染
[时间:6-17 17:42]
氮氧化物(主要是NO、NO2、以NOx表示)在近年来所以变得臭名昭著,是由于引起空气污染。空气中NOx的主要来源是内燃机和发电厂,汽车和飞机排出的废气。由于NO是吸热化合物ΔfH=90kJ•mol-1,当空气进入内燃机气缸后,在燃烧过程中经受高温高压时生成NO,它极易被空气中氧氧化为NO2。另外,硝酸及其盐、亚硝酸盐的生产中排出废气“黄龙”和雪茄烟烟雾排出NO2。
大气中含有过多的氮氧化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:
①使大气低于20km的臭氧层遭到破坏,其破坏性反应主要是:
NO+O3→NO2+O2
NO2+O3→NO3+O2
NO3+hγ→NO+O2
上几式反应综合为2O3→3O2
②产生光化学烟雾(光、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),由于NO2吸收波长430nm的光进行光化学解离:
NO2+hγ→NO+O
形成原子氧非常活泼,进一步形成O3,O3氧化碳氢化合物生成醛及过氧酰硝酸酯及其游离基,它们一起构成烟雾。它刺激粘膜、眼睛、伤害中枢神经等。
NO2本身是有刺激的剧毒气体,吸入人体中,破坏组织,导致肺中脂肪氧化酶变为酯类过氧化物,同时它又能氧化巯基(-SH)为二硫化物,硫坏了与巯基有关的酶的作用,造成中毒死亡。它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得超过5mg•L-1。
目前处理NOx方法:限制NOx的排放量,在某些汽车等中安装了第二个转换装置,使氮氧化物分解成N2和O2气。
化学处理法:用苛性碱吸收;或用尿素还原生成无毒氮气。
2NO2+2NaOH→NaNO3+NaNO2+H2O
6NO2+4CO(NH2)2→7N2+8H2O+4CO2
或用多级还原,使生成氮气。
6NO2+8NH3→7N2+12H2O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69

回帖

8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8
发表于 2008-12-1 09:1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除了低NOX燃烧技术、SCR\\SNCR,其它的都具有重大工艺缺陷,缺乏实用价值。

当然SCR最贵,但是效率最高;SNCR在我国的改造项目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,电厂为了省钱,对这个很感兴趣的,但是SNCR的效率不行,也不稳定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7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09-2-23 16:0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SCR的老祖宗是日挥触媒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
听众

108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09-2-28 22:04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做个记号学习,希望各位能详细介绍,谢谢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22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9-3-3 02:2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SCR大势所趋。stationary source氨泄漏标准越来越严(已经开始出现低于1ppm要求的项目),mobile source脱氮率要求越来越高,另外尿素比催化剂还贵。
SNCR需要在SCR+SNCR狭缝中生存,但通常SCR在SNCR里面只是起了一个slip cati作用。据说BASF最近刚刚研发出一种非贵金属类的oxi cati,这为大量商业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,让电厂纯SNCR脱销又看到了一线曙光。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。但愿不是又一个实验室夭折品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98

回帖

25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5
发表于 2009-3-4 12:35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内容挺好,就是太少了,当增加1的经验值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1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9-3-4 12:44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SCR实际运行经验有吗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32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09-3-5 08:21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归纳的很全面,只是过于简单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
听众

94

回帖

8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8
发表于 2009-3-5 10:03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
最好还有别的方法

虽然是做SCR的,但对这些方法并不十分感兴趣,一是催化剂后续处理问题,虽然现在还没有涉及到,但应该提到日程上了。还有配套的氨的问题,使用、生产、运输、这是一系列的配套服务问题。上的工程多了,这些弊病就会凸显出来,我想这也是国家还没有强制的一个原因。所以大家还是开发些更好的技术来吧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78

回帖

5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5
发表于 2009-3-27 13:36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楼上兄弟说的极是,氨这套东西还好说,化工院应该很有经验,但是催化剂的后处理才麻烦,到了最后不能用的塞满了重金属的催化剂只能挖个坑埋掉(国外也没啥好办法处理),那玩意对环境的影响估计不会比NOx小吧! 大气污染是治理了,废固污染又来了......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能源环保网 ( 苏ICP备17048878号-1 )

GMT+8, 2025-7-4 23:02 , Processed in 0.044760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