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08-11-14 21:38:45
|
显示全部楼层
不同意
低尘最大的好处就是催化剂工作条件比较理想,催化剂化学寿命长. 但, 催化剂在SCR运行成本里面,只占第二位, 并不算很大. 而尾端布置, 需要用油或者天然气将烟气从100度左右加热到300度以上, 相当于锅炉燃料成本增加10%,若非万不得已, 最好不要想.
所谓万不得已,比如, 燃料中毒性太高, 催化剂化学寿命无法达到一年以上. 我觉得最好的方案是, 配干法+布袋(CFD或者NID)脱硫, 脱去SO3, 这样, SCR入口烟温就可以降低到200~250℃一带, 和/或 , GGH采用三分仓GGH, 用空气回收一部分热量.
这是不成熟的想法. 干法常规用于200MW以内的机组, 大机组, 性价比比湿法差的不是一点半点. 至于三分仓GGH, 还没有听谁说过,做起方案来, 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. 这样做设备成本绝对高,但是如果600MW机组,比起传统的尾部SCR, 每年可以节省1000万以上(可能是几千万)的运行费用, 不知道会不会有业主感兴趣.
要不是搞技术没有意思, 我真想做一个方案出来,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. 不过,算了吧,反正变不成钱, 还不如多打几圈麻将.
原帖由 元离 于 2008-11-13 15:03 发表 
工作以后接触了几个催化剂厂商,有的引进国外技术,有的标榜自主产权国产化,不过似乎方向都有一个误区,就是把重点都放到了高尘布置SCR,低尘 尾端布置应该是SCR的发展方向。这些引进或者开发,总觉得步人后尘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