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点击,加入能环网
搜索
查看: 5503|回复: 5

[技术资料] 周进周出辐流式沉淀池设计探讨

[复制链接]

1

听众

156

回帖

149

积分

高级

积分
149
发表于 2007-1-30 11:12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沉淀效率较高的新池型,与传统幅流式沉淀池相比,它具有耐冲击能力强、水力负荷高、沉降历时短、沉淀区容积利用率高、单位水量处理造价低等特点。所以在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从流态上观察可知,中心进水时,水流集中于水表面部分,下部的水基本不参与流动,近似于驻流区,有效流动截而仅为上部不大的一个区域。而周边进水时,水的流动截面增加,流速较中心进水时变慢,流体质团从进水到出水之间在池中停留的时间变长,故从
其中沉淀出的固体物质较多,所以提高了沉淀效率,其容积利用率高。此外由于周进周出沉淀池配水较均匀,使污水进入沉淀区的流速较中心进水小得多,所以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,提高了沉降效率。周边进水沉淀池与幅流式沉淀池相比,表面负荷提高了1倍(2.45m3/m2·h),停留时间缩短了30~50%(<1 h),基建投资降低了30%。

周进周出沉淀池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:
1、配水槽与集水槽的设计
      配水槽与集水槽沿池周布置,两槽合建,共底共壁。水流由总入口进入外圈配水槽,在配水槽内环槽流动,同时从槽底布水孔沿程配水。澄清水经内圈集水三角堰进入集水槽,沿集水槽汇入总出口流出。
     配水槽与集水槽工艺设计基本要求如下:
    ①要求沿程配水基本均匀,配水均匀性受流量变化以及设计与施工正常误差的影响较小,具有较强的均匀稳定性。目前一般采用变孔距法,均匀配水也要求各布水孔沿池周同心分布。
   ②要求周边集水基本均匀,集水堰环应与池周处于同心圆(由于配水槽与集水槽合建,故配水槽净宽B与集水槽净宽B‘之和B+B'为常数)。   

   ③为了便于施工,槽底宜采用平底(J=0);布水孔孔径d采用同一规格(一般取d=100mm ),孔深与底厚相同,沿程不变;槽宽不宜<0. 3m,即要求B≥0. 3m,B' ≥0. 3m。
   ④混合液不应在配水槽内发生沉淀,环槽流速V不宜低于0. 3m/s(末端环槽流量Q→0, V<O. 3m/s不可避免,减小末端槽宽有利于发挥槽底布水孔泄流对沉降的扰动阻碍作用)。
   ⑤入槽水流与环槽水流的流向垂直,理论上可采用双向环槽配水。但工程中很难保证在总进水口双向对称分流,一旦偏流,就会严重破坏配水均匀性,无法补救。另外,双向配水也不利于配水槽内撇渣(浮渣刮板随吸泥机单向旋转)。因此,采用单向环流配水更为可靠实用。

2、排泥系统      
      排泥设备目前工程一般选用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。吸泥机转动方向与进水形成的水流方向一致,搅动池底污泥和带走轻的活性污泥絮体的可能性亦较小。
      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与周边传动刮泥机对比有以下优点:      
    ①节省污泥回流动力,回流污泥新鲜无腐化现象,出水水质好。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吸泥管是根据水力学原理进行设计的,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吸泥管均衡吸取池底污泥、确保吸泥浓度高及节省污泥回流动力的功效。另外,由于污泥被均衡地吸取,同时不留死泥,回流污泥新鲜、无腐化现象,确保了二沉池出水水质。
    ②节省运行动力,设备故障率低。中心传动悬拄式吸泥管运行灵巧,节省动力,设备故障率低。而周边传动式设备故障率较高,走轮需要经常更换,从而导致运行费用较高。
    ③操作简单,管理方便。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排泥由单阀控制(套筒阀)或回流泵调节,操作简单。而多管吸泥机,是由人工凭感觉调节每一个吸泥头的调节阀,操作复杂,而且吸泥的均衡性难以保证。


3、其它
   ①进水区挡水裙板延伸至水面下1. 5m处,以保证良好的沉降效果。
   ②配水槽内浮渣通过安装在撇渣设备竖臂上的叶片刮集,驱动配水槽末端的浮渣堰门排除;池内浮渣通过浮渣挡板拦截,由刮渣板收至排渣料斗。


[ 本帖最后由 ljhmiao 于 2007-1-30 11:15 编辑 ]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点击,加入能环网

×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56

回帖

149

积分

高级

积分
149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1-30 11:15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有几篇关于周进周出沉淀池设计的文献,欢迎大家讨论交流设计经验,或上传工程图片。
http://eppbbs.com/bbs/viewthread.php?tid=1689&extra=page%3D1

[ 本帖最后由 ljhmiao 于 2007-2-1 20:13 编辑 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2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8-10-24 15:53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
长见识啦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1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9-11-13 15:06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版主,请问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告诉我联系方式吗?或者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设备?谢谢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3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10-6-12 10:04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东西不错正在学习中
我奉献我快乐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24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10-9-25 08:42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很不错啊,正想找些沉淀池的资料呢,谢谢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能源环保网 ( 苏ICP备17048878号-1 )

GMT+8, 2025-7-2 00:15 , Processed in 0.041163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