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点击,加入能环网
搜索
查看: 3626|回复: 29

[SCR脱硝] 脱硝工艺国产化

[复制链接]

4

听众

528

回帖

27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7
发表于 2009-6-24 08:50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请大家畅所欲言来讨论一下脱硝工艺技术国产化,为加快和提高国内脱硝工艺国产化出谋划策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27

回帖

5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5
发表于 2009-6-24 09:09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时间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54

回帖

6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6
发表于 2009-6-24 09:28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工艺技术引进了几十家   
脱硝催化剂偏地在开花   
政府政策才是成败重点   
业主态度更能锦上添花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4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9-6-24 09:51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放开手让有能力的人做,没有一点问题,这东西也不怎么复杂,主要原因是我们重领导而不重技术,中国人很聪明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27

回帖

5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5
发表于 2009-6-24 11:09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BOOK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听众

326

回帖

9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9
发表于 2009-6-24 15:12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
首先,什么是脱硝工艺国产化?

也就是没有国外公司的许可或者技术支持,完成脱硝的工艺设计,对吧?

脱硝工艺国产化的目的,就是节省引进费用和提成费用。

脱硝工艺国产化,需要考虑脱硝企业设计和供货的范围和方式,脱硝设备和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来分析。

脱硝工艺需要考虑的,随便列一些:
1)氨的存储蒸发供应站
2)氨的稀释系统和流量控制系统
3)注氨系统
4)氨-烟气混合系统
5)催化剂相关知识以及催化剂对系统的设计的影响
7)mass balance(包括化学反应)以及对系统设计的影响
8)实际运行和一般理论设计的差别

上面1~8,大家可以谈谈如何完成其中一项或者几项的国产化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听众

4

回帖

0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0
发表于 2009-6-24 15:2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个朋友介绍了脱硝SCR低温催化剂技术。不知道难点和现实意义又多大,希望各位大侠赐教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65

回帖

7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7
发表于 2009-6-25 13:32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难点就是你需要加特殊的东西降低催化剂的反应温度,我想如果低温催化剂做的好,基本上现在引进的催化剂就可以全部淘汰了。这样不仅是大锅炉方便安装设计(在尾部在加一个反应器就行了),而且所有大大小小的锅炉都可以实现脱硝改造,这个意义就非常大了,也不用考虑硫的转化问题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3

回帖

6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6
发表于 2009-6-25 15:49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winsheep 于 2009-6-24 15:27 发表
有个朋友介绍了脱硝SCR低温催化剂技术。不知道难点和现实意义又多大,希望各位大侠赐教。


低温SCR脱硝技术目前来看只能用于无硫或低硫的场合,对于目前的电站基本没任何意义。某些国际大牛也基本已经放弃低温SCR了。催化剂活性不是问题,主要是硫的氧化、硫和氨气的反应这两个问题无法克服,特别是后面一个问题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5

听众

94

回帖

8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8
发表于 2009-6-25 15:53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guduke7 于 2009-6-25 15:49 发表


低温SCR脱硝技术目前来看只能用于无硫或低硫的场合,对于目前的电站基本没任何意义。某些国际大牛也基本已经放弃低温SCR了。催化剂活性不是问题,主要是硫的氧化、硫和氨气的反应这两个问题无法克服,特别是后面 ...


低温SCR就是要放在脱硫的后面在100--200度左右反应。和硫有什么关系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3

回帖

6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6
发表于 2009-6-25 15:53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6层 maikee2008 的帖子

请麦大侠就7)和8)发表高论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3

回帖

6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6
发表于 2009-6-25 16:00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10层 jrcymtf 的帖子

脱硫并不意味着硫就全部脱除了,残余的SO2在300°C以下会跟氨气剧烈反应,而且烟气中还有更恐怖的SO3。氨和硫反应后的产物对反应器和催化剂的损害太厉害了,特别是NH4HSO4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听众

528

回帖

27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7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6-25 16:38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家先谈工艺,催化剂改天再谈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听众

326

回帖

9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9
发表于 2009-6-25 22:21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
嗯,好像大家对工艺都没有什么想法啊

至于低温催化剂,下面帖子大家已经做了不少讨论,对此有兴趣的,把里面的说法过过脑先:

http://jishu.eppbbs.com/thread-73677-1-1.html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54

回帖

6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6
发表于 2009-6-26 11:33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麦 在 六楼 提出来的  八大问题。  除了第五项 与 八项外 国内化工工程领域都有现成的人才 但是都没有 脱硝方面的理论知识 必须先培训了解脱硝后 再往下走 就得心应手了 , 脱硫 脱硝 虽然 在电场厂应用的多  但是如果找些 锅炉 发电 热能的专家 去研发设计评估 脱硫 脱硝 那是 有点隔穴搔痒了。当然了 我们也不能排除 像老麦这样 基础知识深厚的通才  放下原子弹 出来搞脱氮 十天玩转fluent 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听众

528

回帖

27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7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6-26 12:4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15层 book 的帖子

未必啊,老麦他对工艺和设备的认识度,夸张一点说在国内机会找不到可以比美的对手。但是谈到Fluent,麦哥哥还需要学习学习啊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听众

528

回帖

27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7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6-26 12:5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6层 maikee2008 的帖子

麦所言甚是,坦率来说,我国技术未必就比国外的差,关键是企业是否能投入资金,吸收国外技术,开发自有技术。麦说的这些东西,我详细国内的技术人员肯定可以逐步完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9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09-6-26 14:48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
政府政策才是成败重点

我觉得应该建立NOX信用市场。
美国也是在CAIR法案之后,DENOX才发展起来的。

以前发改委赵鹏高,谈过这个问题,现在怎么不谈了。

感觉国家对脱硝,并不真正感兴趣,虽然调子不低,除非价格降到脱硫的水平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听众

528

回帖

27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27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6-26 16:18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
回复 18层 satumen 的帖子

现在脱硝的价格比脱硝低啊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听众

326

回帖

9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9
发表于 2009-6-27 01:15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原帖由 stiphenliu 于 2009-6-26 12:44 发表
未必啊,老麦他对工艺和设备的认识度,夸张一点说在国内机会找不到可以比美的对手。但是谈到Fluent,麦哥哥还需要学习学习啊。


应该说对脱硝和工艺。嘿嘿,现在搞脱硫,搞得灰头土脸的,仰头看别人的多。

至于fluent,自我感觉当得上一般人用心一个半月的水平,这个连入门都算不上,只能是体验级别的。比一般人快一点,可能会得益于我的计算机水平以及技术基础了。

再随便吹一下我的计算机水平,10年前我写了一个网络点对点聊天软件,我有一个去了华为的原同事也写了一个,他的女网友体验了以后,说我写的比他的好用多了。当初也是研究了一下Visual C++,对rich format 等颇有心得,写了一个帖子,结果过了几年,国内外很多人写信向我请教呢。

不过到了今天,几乎一行都写不出来了,真是学得快,也忘记得快。

对了,fluent你也玩过么,哪天在一起切磋切磋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能源环保网 ( 苏ICP备17048878号-1 )

GMT+8, 2025-7-3 07:20 , Processed in 0.076065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