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点击,加入能环网
搜索
查看: 2373|回复: 4

[SCR脱硝] 台山电厂--脱硝路上的探索者

[复制链接]

1

听众

36

回帖

15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15
发表于 2008-12-26 09:5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广东国华台山电厂是目前亚洲规划建设最大的火力发电厂(设计总装机容量为900万千瓦),也是国内最早上马脱硝项目的电力企业之一,在只能依靠国外技术,运行成本高昂的情况下,探索着火电企业脱硝如何在中国实施的道路。
    运行成本高昂
    台山电厂采用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(英文缩写SCR)。在SCR脱硝工艺中,氮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氨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,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,反应通常可在温度250~450摄氏度下进行。
   这种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渐应用于燃煤锅炉烟气脱除氮氧化物,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且最为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。
    “这个技术关键就在于催化剂。催化剂可以把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。”台山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点检长高小春介绍说。“催化剂由太空钨、钒、钛等金属组成,都是从国外进口,成本非常昂贵。脱硝设施总投资的三亿元里面,催化剂的费用就占了接近一个亿。”
    除此之外,脱硝液氨也要花费大量资金。高小春说,每天消耗的液氨至少在五吨左右,“按照目前液氨的价格每吨3000~4000元计算,我们每年需要花费500万元左右。”
     技术依靠国外
    脱硝所需的这些原料,在目前情况下还不能实现国产。“所以我们必须从国外引进。这就受制于人,运行成本也高了许多,”高小春介绍道,“整个脱硝设施,一年下来的运行费用达到两三千万人民币是必须的。”
  据记者了解,台山项目使用的是丹麦托普索公司生产的DNX-864型催化剂,适用于烟尘含量高的环境。特别是对燃煤锅炉的SCR系统。
  托普索公司脱硝催化剂是以加强纤维的二氧化钛为载体,催化剂本身有许多渗孔。载体被均匀地浸渍上SCR的活性成分三氧化钨和五氧化二钒。具有高表面积、多孔结构的催化剂使活性成分均匀地散布在所有表面上,从而具备更大面积的活性。运用独特的生产工艺,催化剂具备良好定义和绝佳控制的孔径分布,从而带来一种非常高且有同样性质的催化剂。重量上,纤维加强型催化剂比传统的板式或挤压形催化剂轻很多。
  “设计的脱硝效率是85%,但厂里的考核要求比这高,要达到90%以上。”国家对脱硝效率还没有强制规定,但台山电厂已经将90%这一目标作为了对员工的工作考核依据,考核结果计入员工绩效,与员工的收入挂钩。
  在现实情况下,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脱硝原料的国产化并不现实,目前国内对这些技术还在研究和摸索当中。如果像要求脱硫那样来要求脱硝,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有可能承受不起。“国家现在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上马脱硝项目,可能在某个程度上便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。”
  在技术成熟后,脱硝项目的普遍上马将成为必然。“当然,到那时候,也许有更新的技术,更高的要求了。”高小春说。
   作为一家年上缴税收占到地方税收将近一半的财力雄厚的大厂,台山电厂对于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是有目共睹的。早在建设之初,电厂便在煤种的选用、锅炉的优化设计、低氮燃烧器设计等多个方面超前规划,力争做到各类环保设施和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据介绍,台山电厂一期工程总投资为110亿元,其中环保设施的投资就超过了12亿元,在全国火电环保工程领域里,是非常罕见和巨大的投入。
  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4

听众

206

回帖

15

积分

中级

积分
15
发表于 2012-2-18 10:59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[s:282]
催化剂由太空钨、钒、钛等金属组成,都是从国外进口,成本非常昂贵。脱硝设施总投资的三亿元里面,催化剂的费用就占了接近一个亿。” bR3Crz(9G  
啧啧~~~事态的发展大家总能总结出点自己的心得吧~~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5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12-8-22 18:22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项目是国外总包项目。国际招标,总体造价贵也是必然的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听众

15

回帖

1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1
发表于 2012-8-22 18:22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项目是国外总包项目。国际招标,总体造价贵也是必然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

听众

211

回帖

2

积分

初级

积分
2
发表于 2012-8-25 13:21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家都是摸索者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能源环保网 ( 苏ICP备17048878号-1 )

GMT+8, 2025-7-2 18:35 , Processed in 0.03760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